“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课题FAQ常见问题解答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担具体研究组织工作。
【时间安排】
课题开展时间:2014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
成果评审时间:2017年1月1日—7月31日
课题结题时间:2017年8月1日—8月31日
1.问:课题属于什么级别?
答:本课题属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重点课题。
2.问:课题立项以及证书单位?
答:(1)课题申报成功后,课题的立项证书和结题证书都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
(2)课题实践过程中评选出的示范区和示范校的牌匾和证书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
3.问:参与课题需要缴费吗?
答:课题申报不收取任何费用。
4.问:申报课题有课题研究经费吗?
答:课题研究经费自筹。
5.问:课题的申报对象?能否以个人名义申报课题?
答:课题申报对象:
(1)以区域为单位组织申报课题,主要负责人为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组织管理规范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区域,课题负责人可作为总课题组骨干成员。
(2)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申报,学校主要领导为课题负责人。
目前暂不接受以个人名义申报课题。
6.问:课题负责人不是学校领导可以吗?
答:课题校负责人要求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课题负责人可以是校长或分管教学的负责人。
7.问:学校的申报人数限制要求?
答:课题申报人数没有严格限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8.问:教师评职称时课题的前几名有效?
答:本课题旨在全力做好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切实帮助区域和学校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参与课题与职称评定没有直接关系,大家可以参考各区域和学校的职称评定相关规定。
9.问:课题参与学校有多少次外出培训以及参与课题相关活动的机会?
答: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论坛,要求课题区域和学校必须参与。同时在各地组织专题培训活动,课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愿参加交流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事宜请关注课题网站。此外,为了不影响课题区域和学校的正常工作,总课题组根据课题区域和学校实际需求,提供全面的专家咨询指导。
服务项目内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翻转课堂平台应用,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学科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专题,课题区域和学校也可以提出本校所关注相关专题方面和面临问题,邀请专家亲临课题区域和学校指导;详情和时间安排请咨询总课题组秘书处:电话:010-66096526 邮箱:luozhigang@moe.edu.cn。
10.问:课题申报的截止日期?
答:本课题分两期申报,一期申报截止时间:2015年4月30日;二期申报截止时间:2015年11月30日。
11.问:有意申报三期课题,什么时候开始?申报后什么时候有立项结果?
答:课题申报可持续申请,如果有意申报的话还请尽快申报,二期之后申报的并入到三期,申报后经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课题组审核届时会统一公布立项结果名单(具体通过名单的公布时间请指导咨询总课题组秘书处:010-66096526)
12.问:课题的开题报告有固定格式吗?开题报告写好之后邮寄到哪个地址?
答:没有固定格式,开题报告写好后暂时不用邮寄,在课题结题的时候随课题成果一并提交。
13.问:课题最后的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是什么?
答: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报告总结、论文报告成果,课程案例成果集,形成一系列微课课程以及配套的资源,包括课程,著作,典型案例集。课题的研究成果希望是成果性的物化成果,可以是以微课、优课、论文集等形式来展现,届时研究成果统一上传到新版课题网站展示。
14.问:有没有课题交流的渠道?
答:总课题组联系方式: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联系人:罗志刚
电 话:010-66096526
邮 箱:luozhigang@moe.edu.cn
课题交流QQ群:420173680
课题官网及课题实践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电话:020-61179012
更多资讯及内容详见课题官网http://keti.cnweike.cn